來源:招商策略研究
再融資新規修訂落地后,新一輪再融資政策寬鬆周期正式開啟。回顧再融資發展歷史情況,限售股解禁時的市場環境、募資類型、大股東認購比例等都可能成為影響定增投資收益的重要因素。2月再融資新規落地以來定增市場出現哪些變化,定增發行規模多少?定增資金流向哪些行業和主題項目?對市場影響幾何?本文對以上問題進行詳細闡述以供參考。
核心觀點
⚑ 定增政策的輪迴。2014年以前,定增市場平穩發展。2014年~2016Q1,政策寬鬆為再融資迎來大發展的機遇,A股定增規模呈現爆髮式增長。2014年定增規模提升至6600億元以上,2015年和2016年定增規模則分別突破1.36萬億和1.8萬億。2016Q2~2018Q2,併購重組、定增、減持政策先後收緊,國內再融資項目數目和融資規模斷崖式下降,2017年和2018年再融資規模分別下降43.5%和23%。2018年10月以來,政策寬鬆周期開啟,2020年2月再融資新政落地,定增市場再度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 定增投資收益與解禁時市場環境密切相關,大股東認購比例、定增融資類型都可能成為影響定增收益的重要因素。以歷史定增作為樣本,解禁時若為股市上行階段,定增解禁投資收益更好;若為股市下行階段,定增解禁投資收益率較低。
⚑ 本輪政策寬鬆周期以來定增市場變化主要包括:
⚑ 上市公司積極發佈定增預案。2019年以來定增預案數目開始回升,今年3月和4月新增定增預案數目上百個,前4個月累計公佈各類定增預案331個,相當於2019年全年定增預案數目的90%;對應擬募資規模4650億元。
⚑ 項目融資和補充流動性為目的定增預案增加最為明顯。不同於2014年~2016年,2020年1~4月公佈的定增預案中,項目融資擬募資規模佔比72.4%、補充流動性佔比12.9%、融資收購其他資產佔比3.8%、配套融資佔比2.8%。反映出註冊制改革推進過程中上市公司通過融資加強內生增長的需求變化。
⚑ 科技類企業將繼續成為定增主力之一。一方面,政策鼓勵對高新技術企業和戰略新興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5G上行周期為科技企業帶來更多業務需求,再加上研發投入,科技企業具有更高的融資需求。
⚑ 以項目融資為目的的定增資金流向哪些行業和主題? 2020年新發佈的以項目融資為目的的定增預案有192個,對應擬募資規模合計3366億元。行業分佈上,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子、計算機、基礎化工、醫藥等行業項目融資定增預案較多且對應融資規模較高。其中電力設備及新能源擬募資規模佔比18.8%;電子佔比13%。主題分佈上,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類、大數據云計算類兩大主題相關的融資項目較多,擬募資規模分別佔比27%和14%。
⚑ 定增變化對市場的影響:1)根據現存定增預案的進展進行推算,2020年定增募資總規模或達1萬億左右,其中貨幣募資可能達到6000~7000億;2)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和TMT類行業的定增融資項目較多,為行業和企業帶來新的增長動力;3)定增政策變化有利於提高投資者參與的積極性,並且當前股市處於歷史低位,參與定增的價值凸顯,抑制炒殼改善投資環境;4)再融資新規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友好的融資環境,有利於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 風險提示:經濟下滑超預期;政策扶持力度不及預期。
01
再融資政策的輪迴
2006年,證監會發佈《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首次明確了非公開發行的各項規定。2007年《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對於非公開發行再次細化。此後,該細則進行過多次修訂,修訂的內容主要包括定價基準日的選擇、鎖定期、發行價格的確定、募資規模等。根據國內併購重組及再融資政策變化,可以將國內再融資政策環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4年以前,平穩發展階段
2006年證監會首次對非公開發行的各項條例做出規定,2007年《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最初版本,發行對象認購的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12個月內不得轉讓。定價基準日可以為關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也可以為發行期的首日。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的90%。
此後的幾年間,定增規模平穩發展,年度定增規模緩慢增長,從2006年的940億元增至2013年的3400億元,2006-2013年期間平均年度定增規模為2670億元。
※第二階段:2014年~2016Q1,政策寬鬆階段
2014年,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企業併購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和 《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新國九條),開啟一輪政策寬鬆周期。
2014年5月,《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發佈,其中對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規定指出,發行價格不低於發行期首日前一個交易日股票均價的,發行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可上市交易,意味著溢價發行的增發股份無限售期,這也成為一些股東通過定增進行短期套利的機會。
2014年10月,併購重組政策進行修訂,開通快速審核通道、取消非借殼併購重組的審批,並允許募集配套資金用於補充上市公司現流動性。2015年4月,將募集配套資產比例的上限從25%提高至100%。
隨著併購重組政策的寬鬆,再融資迎來大發展的機遇,A股定增規模呈現爆髮式增長。2014年定增規模提升至6600億元以上,2015年和2016年定增規模則分別突破1.36萬億和1.8萬億;定增數目在2015年增至800單以上,再融資市場發展火熱。
※第三階段:2016Q2~2018Q2,政策收緊階段
在供給側改革和防範金融風險的背景下,2016年下半年政策進入收緊周期。此輪政策收緊始於併購重組政策的調整,2016年6月證監會要求併購重組配套資金不得用於補充上市公司和標的資產流動資金、償還債務;2016年9月進一步加大對借殼的監管力度,禁止借殼募集配套資金、延長相關股份限售期。2017年2月,《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進行修訂,明確定價基準日減少套利空間、設定再融資規模上限為發行前總股本的20%、要求兩次再融資時間間隔不少於18個月。2017年5月,減持新規的發佈,對大股東、董監高和特定股份(如定增股份)持有人的減持行為進行全面的監管和限制,政策環境進一步收緊。
受此影響,國內再融資項目數目和融資規模斷崖式收縮,2017年和2018年再融資規模分別下降43.5%和23%。
※第四階段:2018Q3至今,新一輪政策寬鬆
2018年10月以來,併購重組政策和再融資政策陸續放鬆,開啟新一輪政策寬鬆周期。
2018年10月,開通併購重組「小額快速」審核通道,允許併購重組配套資金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債務,並取消了對補充流動性提供必要性說明的要求。2018年11月將再融資間隔從此前的18個月壓縮至理論上不低於6個月。2019年10月,併購重組政策修訂,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創業板公司進行借殼,允許借殼募集配套資金,並且調整重組上市認定標準,為借殼提供更寬鬆的環境。
2019年11月擬修訂再融資政策並於2020年2月正式落地,非公開發行定價基準日的選擇更靈活,發行價格的最高折扣率從9折改為8折,定增股份限售期從36個月/12個月縮短至18個月/6個月且不適用減持新規的限制,提高非公開發行對象數目上限至35名,批文有效期從6個月延長至12個月,定增規模上限從發行前總股本的20%提高至30%,總體來看,再融資政策進行了多方位的放鬆,政策環境明顯回暖。

02
定增投資收益如何
以2006年以來開展的定增作為樣本,根據定增股份解禁日期所在月份對解禁的投資收益進行統計。可以看出,無論投資收益率均值還是投資收益率中位數,其歷史走勢均與股票指數的走勢密切相關。表明定增股份的解禁投資收益很大程度上與解禁時股票市場環境直接相關,總體而言,解禁時若為股市上行階段,定增解禁投資收益好;若為股市下行階段,定增解禁投資收益率低。
具體來看,在2008年和2015年股市大跌階段,這段時間解禁的定增股份投資收益率隨著股市走低而不斷下降。其中,2008年7月~2009年3月、2012年初、2018年10~12月解禁的定增股份平均投資收益降為負值。

1、大股東認購比例與定增投資收益
從統計結果來看,除了大股東不參與認購的定增外,其他定增中,大股東的認購比例與定增解禁收益率總體正相關。
一方面,大股東一般對公司和行業的了解更加深入,具有一定信息優勢,如果上市公司大股東認購定增的比例高,表明他們看好項目的未來發展,認購的意願比較強烈。
另一方面,大股東參與非公開發行時,由於發行價直接決定其認購成本,所以如果大股東的認購比例較高,則大股東可能會不希望最終的發行價格太高。而如果大股東不參與非公開發行,出於對股權稀釋的考慮,大股東可能會希望發行價格高一些,因為這樣在融資規模一定的情況下可以減弱股權稀釋。所以大股東的認購情況可能會一定程度影響非公開發行成本。

2、融資目的與定增投資收益
定增融資目的主要包括殼資源重組、公司間資產置換重組、實際控制人資產注入、集團公司整體上市、融資收購其他資產、引入戰略投資者、配套融資、項目融資、補充流動資金等九大類。
從各類定增的分佈來看,項目融資、融資收購其他資產和配套融資的定增融資居多。就解禁收益而言,殼資源重組項目和公司間資產置換重組項目的平均收益或收益中位數都比較高。究其原因,資產重組可以進行資產的整合與優化,為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有利於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助力盈利改善,所以這類股票也更容易受到投資者關注。另外,市場的炒殼行為也為殼資源重組項目帶來了更高的溢價。

3、估值與定增投資收益
以定增預案公告日上市公司的市盈率(PE-TTM)和行業市盈率作比較,將估值高於/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分別作為兩組統計其解禁收益率。從統計結果來看,高估值一組的定增解禁收益率更高。
進一步的,我們計算個股估值相對行業的估值溢價率,統計不同溢價率區間的定增投資收益率。在個股估值低於行業估值時,估值折價率越高其對應的定增投資收益率越高。在個股估值高於行業估值時,估值溢價率很高或者個股估值略高於行業的,對應的定增解禁收益率略高於其他組,但總體來看,定增收益率與估值溢價率並不存在單向關係,意味著估值溢價率對定增投資收益率的影響較弱。

03
本輪政策寬鬆周期以來定增市場出現哪些變化
1、定增預案明顯增加
2019年下半年以來,定增預案公佈數目明顯增加。2019年下半年上市公司公佈的定增預案數目月均33個,尤其今年2月再融資新規落地后,2月發佈的定增預案數目達到54個,3月翻倍增至111個,4月截至28日已經達到134個。從定增預案計劃募資規模來看,對應募資規模依次為670億元、1715億元和1897億元。
2020年前4個月累計公佈定增預案331個,相當於2019年全年定增預案數目的90%;對應擬募資規模4650億元,相當於2019年公佈的定增預案對應擬募資規模的90%。可以看出今年以來上市公司的定增熱情進一步提高。

2、項目融資和補充流動性為目的定增預案增加
在上一輪併購定增上行周期中,定增預案的融資目的以配套融資、項目融資和融資收購其他資產為主,三類定增的佔比不相上下。2019年以來公佈的定增預案中,總體仍以這三類定增為主,佔比相當。
2020年公佈的定增預案中項目融資的佔比明顯擴大,並且以補充流動性資金為目的的融資項目也有明顯增加。具體來看,2019年公佈的定增預案中,配套融資、項目融資、融資收購其他資產分別佔比26.6%、34.5%和30.4%。而在2020年1~4月公佈的定增預案中,項目融資為目的的佔比58%,補充流動性資金佔比19.3%,配套融資和融資收購其他資產的定增預案均佔比9.7%。
如果進一步從定增預案擬募資規模分佈來看,2020年1~4月公佈的定增預案中,項目融資擬募資規模佔比72.4%(3366億元)、補充流動性佔比12.9%(599億元)、融資收購其他資產佔比3.8%(175億元)、配套融資佔比2.8%(130億元);其他各類合計佔比8.1%。


究其原因,科創板的推出以及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的推進為公司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上市途徑,借殼的必要性下降,對殼資源價值形成擠出效應,通過炒殼進行套利的環境不復存在,併購重組政策更強調行業屬性以及併購的必要性。所以新增定增預案以項目融資為主反映的是政策引導下上市公司為加強內生增長進行融資的需求變化。
3、科技類企業是定增的主力之一
參考上一輪併購定增上行周期,在2014年~2016年期間,TMT、中游製造大類行業開展了較多的定增。其中,傳媒、醫藥、計算機、化工、機械設備、電子等行業的定增數目均超過了160個,遠高於其他行業。一方面,當時恰逢4G引領的一輪上行周期,新的產業發展趨勢下,科技類公司業務需求增加,上市公司通過併購重組實現外延式增長,相應的定增增加。另一方面,這些行業前期研發投入較高、成長性高,因此在政策環境寬鬆后顯示出較大的彈性和更高的融資需求。

就本輪政策寬鬆而言,2019年以來TMT和醫藥行業公佈的定增預案明顯增加。2020年1月~4月公佈的定增預案中,化工行業最多,其次為電子和醫藥行業,其他較多的包括計算機、機械設備、通信、傳媒、電氣設備等,公佈的定增預案均超過15個。可見最近幾個月計劃定增的行業與上一輪併購定增上行周期中定增需求較多的行業基本一致,概括來說主要是化工、醫藥、TMT和電氣設備。類似2014年,從2019年開始5G引領開啟新一輪科技上行周期,科技類公司仍將是本輪定增擴張期的主力之一。
進一步從擬募資規模來看,2020年1~4月公佈的定增預案中電子行業擬募資規模最高,達到723億元;其次為電器設備,擬募資規模為526億元;其他擬募資規模較高的還包括化工、房地產、醫藥、計算機等。

4、以項目融資為目的的增資金將流向哪些行業和項目?
項目融資是今年公佈的定增預案中佔比較高的一類,因此我們將項目融資類的定增預案進行行業和主題分類。以首次披露定增預案的時間為參考,2020年新公佈的以項目融資為目的的定增預案192個,對應擬募資規模合計3366億元。

從行業分佈來看,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子、計算機、基礎化工、醫藥等行業以項目融資為目的的定增預案較多,對應擬融資規模也比較高。其中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的項目融資定增預案20個,對應擬募資規模631億元(佔比18.8%);電子行業項目融資的定增預案22個,對應擬募資規模437億元(佔比13%)。
從主題類型分佈來看,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類、大數據云計算類兩大主題相關的融資項目較多,且規模也比較高。具體來看,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類項目有30個,對應擬募資規模919億元(佔比27%);大數據云計算類項目33個,對應擬募資規模483億元(佔比14%)。其他擬募資規模比較高的主題類還包括消費電子類(244億元)、技改類(234億元)。此外一些項目屬於融資類、石化類、半導體等。




04
此輪定增對市場影響如何?
1、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
除了2020年新增的定增預案外,加上以前公佈尚未實施完畢的定增,目前處於正常流程中的定增預案共685個,對應擬募資規模1.2萬億,屬於現金認購的不低於9120億元。其中,約80%的項目處於董事會預案或者股東大會通過階段,對應擬募資規模為8500億元;已經獲得證監會批准待發行的項目大約有96個,對應擬募資規模2155億元。
參考歷史情況,從預案到發行平均需要大約13個月,從股東大會通過到發行平均需要7個月,從發審委通過到發行平均需要5~6個月,從證監會核准到發行平均需要3個月。如果按照相對順利的進度進行估算,年內未來幾個月的定增規模可能達到7700~9600億元。再加上目前年內已經實施1700億元,這就意味著全年定增規模可能達到9500億元~1.1萬億元。

定向增發股份的認購方式中,一般包括貨幣認購、資產認購、債權認購等三種方式,相比於資產認購和債權認購,貨幣認購對市場流動性的更為明顯。在未來幾個月可能實施的定增中,屬於貨幣認購的約5700~7130億元。對比之下,2014~2016年的定增總規模依次為1.36萬億、1.8萬億、1.02萬億,其中貨幣認購規模依次為7630億元、1.08萬億和6580億元。
所以總體而言,預計2020年定增市場會有較明顯回暖,募資總規模或達1萬億左右。不管從總規模還是貨幣認購規模來看,與2015年的規模比較接近。定增規模放量會帶來資金需求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增量資金的入市可部分緩解定增規模擴大帶來的流動性壓力。一方面,市場目前所處位置對中長線資金而言配置價值凸顯,仍是布局的底部區域;另一方面,利率大幅下行創歷史新低,低利率環境將驅動保險、養老金等絕對收益型機構適當提高在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並且低利率環境疊加「房住不炒」的政策環境有利於吸引居民資金入市。

2、對行業的影響
從前文對前一輪定增擴張期以及定增預案的分析可以看出,項目融資類定增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類、TMT等行業,定增有利於提高這些行業的活躍度,併為相關上市公司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另一方面,本輪資產市場政策支持的核心在於鼓勵和支持新興科技企業的發展,加上目前正處於2019年以來開啟的新一輪科技上行周期,經歷四年的出清后,定增市場再度活躍,利好TMT板塊。
3、對投資者的影響
政策角度來看,定價折扣比例上限提高至8折、定增股份限售期減半(分別縮短至6個月和18個月)、以及定增股份減持不再受減持新規約束,這些政策的調整將利於降低投資者參與定增的成本,並降低限售解禁收益的不確定性,有助於投資者更早鎖定投資收益,進而提高投資者參與的積極性。
其次,政策對借殼的嚴監管和對炒殼的抑製為投資者營造了更好的投資環境。
此外,目前A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參與定增投資的性價比凸顯。正如前文分析,定增解禁收益很大程度上與解禁時市場表現相關,全部A股估值目前處於歷史28%分位數左右,A股風險補償處於歷史91%分位數,均顯示A股處於歷史較低位置,上行周期仍在運行當中,所以目前對於參與定增的投資者而言具備了更好的市場環境。

4、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此輪再融資政策的寬鬆進一步優化再融資通道,為成長期科技公司解決融資難問題。精簡發行條件使得目前尚處於虧損但具有前景創業板公司得以再融資發展;隨著發行價格折價率可達到八折、鎖定期縮短及減持規則放開,各類機構參與定向增發意願增強;延長再融資批文期限,使得上市公司在增發時間選擇上更為靈活,增大成功增發概率。以上政策修訂優化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條件,有利於公司的進一步發展,為我國經濟增長培養新的驅動力。
從企業盈利的角度來看,無論是企業再融資併購還是擴大主業的投資規模都將帶來企業盈利增長,有利於企業資產負債表的修復和盈利拐點的出現。
05
總結
本文回顧了定增市場隨著政策收緊與寬鬆的變化經歷的四輪周期。2014年以前,定增市場平穩發展。2014年~2016Q1,政策寬鬆為再融資迎來大發展的機遇,A股定增規模呈現爆髮式增長。2016Q2~2018Q2,併購重組、定增、減持政策先後收緊,國內再融資項目數目和融資規模斷崖式下降2018年10月以來,政策寬鬆周期開啟,2020年2月再融資新政落地,定增市場再度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研究發現,定增投資收益與解禁時市場環境密切相關。以歷史定增作為樣本,解禁時若為股市上行階段,定增解禁投資收益更好;若為股市下行階段,定增解禁投資收益率較低。
此外,大股東認購比例、定增融資類型都可能成為影響定增收益的重要因素。1)除了大股東不參與認購的定增外,大股東的認購比例與定增解禁收益率總體正相關。其一,股東具有信息優勢;其二,股東認購比例越高,越有動力控制發行認購成本。2)殼資源重組項目和公司間資產置換重組項目的平均收益更高。其一,資產重組進行資產的整合與優化,為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其二,市場的炒殼行為也為殼資源重組項目帶來了更高的溢價。
本輪政策寬鬆周期以來定增市場出現一系列變化,主要包括:
上市公司積極發佈定增預案。2019年以來定增預案數目開始回升,今年3月和4月新增定增預案數目上百個,前4個月累計公佈各類定增預案331個,相當於2019年全年定增預案數目的90%;對應擬募資規模4650億元。
項目融資和補充流動性為目的定增預案增加最為明顯。不同於2014年~2016年,2020年1~4月公佈的定增預案中,項目融資擬募資規模佔比72.4%、補充流動性佔比12.9%、融資收購其他資產佔比3.8%、配套融資佔比2.8%。反映出註冊制改革推進過程中上市公司通過融資加強內生增長的需求變化。
科技類企業將繼續成為定增主力之一。一方面,政策鼓勵對高新技術企業和戰略新興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5G上行周期為科技企業帶來更多業務需求,再加上研發投入,科技企業具有更高的融資需求。
以項目融資為目的的定增資金流向哪些行業和主題? 2020年新發佈的以項目融資為目的的定增預案有192個,對應擬募資規模合計3366億元。行業分佈上,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子、計算機、基礎化工、醫藥等行業項目融資定增預案較多且對應融資規模較高。其中電力設備及新能源擬募資規模佔比18.8%;電子佔比13%。主題分佈上,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類、大數據云計算類兩大主題相關的融資項目較多,擬募資規模分別佔比27%和14%。
定增變化對市場的影響:1)根據目前定增預案的進展進行推算,2020年定增募資總規模或達1萬億左右,其中貨幣募資可能達到6000~7000億;2)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和TMT類行業的定增融資項目較多,為行業和企業帶來新的增長動力;3)定增政策變化有利於提高投資者參與的積極性,並且當前股市處於歷史低位,參與定增的價值凸顯,抑制炒殼改善投資環境;4)再融資新規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友好的融資環境,有利於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美債殖利率又飆,借錢給政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府比炒股更賺?多檔個股落入空頭,「這類股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小心了 MR JAMIE 美股大贏家 About 撰文者畢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德歐夫 +A -A 2018.10.12 瀏覽數:5523 美債殖利率又飆,借錢給政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府比炒股更賺?多檔個股落入空頭,「這類股」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小心了 週末有不少投資人過的不太安穩... 上星期三政府優惠房貸資格也就是10/3, 道瓊又創下歷史新高點26952。 怎麼才過了兩天政府優惠房貸資格,整個市場氣氛都變了?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風險資產的狂政府優惠房貸資格歡持續了好幾年, 美國的QE(量化寬鬆)政策與其他國家的跟進, 這讓各種資產都呈現了樂觀性的膨脹, 「低利率會永遠保持下去的。」 這幾乎成了過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去8年多頭的萬靈丹! 但過去一個星期,債券殖利率動起來了, 這空方的回擊可不輕,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來到了3.23%, 而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政府優惠房貸資格來到了3.40%。 什麼是美國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公債?什麼又是公債殖利率? 讀者先不用感到陌生,(雖然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台灣人對股市一向比債市熟悉的多) 美國公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債顧名思義:你借錢給美國政府。 年期則代表你要借給美國政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府幾年,例如:5、10、30年 而借給美國政府就代表:「無風險利率」。 至少過去到現在大家都是這麼認為的, 美國你都信不過,那應該也沒什麼國家可以信的過了。 而殖利率就代表美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國政府向你借錢的利率。 相信這樣就很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好理解了... 換句話說,當美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債殖利率走的越高, 對於股市的壓力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就會越大, 為什麼? 舉例來政府優惠房貸資格說:當你「無風險利率有5%」, 那你投資股市一年難道賺3%會滿足嗎? 甚政府優惠房貸資格至5%好了...人家不用冒風險就有5%, 你在股市中認真老半天,還要扛比政府優惠房貸資格較大的風險, 竟然還輸給債券持有者。 股債兩者政府優惠房貸資格有許多的關聯, 而股市的預期報酬率,當然政府優惠房貸資格是建立在「打敗定存」的最低標上, 就像很多台股的存股族,常常政府優惠房貸資格也會鎖定股息殖利率有4%的股票上, 為什麼?因為銀政府優惠房貸資格行定存目前只有1%。 假如有天台灣的銀行定存有4%,那還需要存股嗎? 或者說定存概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念股的標準要更嚴格, 例如每年都要配6%或7%? (當然!台灣沒有美國那麼好的經濟基本面,快速升息難度高) 在中國還在十一長假之時,美債市拋售潮湧現,(有人認為是中國對美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國的報復,拋售美債?) 10年期美債收益率刷政府優惠房貸資格新2011年5月以來最高。 上圖為10年期美債政府優惠房貸資格殖利率走勢圖 圖片放大 而30年期美債收益率政府優惠房貸資格週五最高觸及3.42%, 不過相較於10年期美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債,還算是稍微緩和一些。 上圖為30年期美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債殖利率走勢圖 圖片放大 應該問,為什麼才從歷史高點回政府優惠房貸資格檔兩天要恐慌? 週四道瓊政府優惠房貸資格下跌201點收在26627, 週五道瓊再跌180點收在26447。 總計兩天道瓊工業政府優惠房貸資格指數跌了1.87%。 相信這樣的幅度應該不足以驚慌失措才是, 關鍵是科技類股的政府優惠房貸資格那斯達克指數, 跌幅就不是這麼少了...兩個交易日跌掉3.1%。 假如你是ETF被動投資者,今年SPY報酬還有7.1%, 而代表那斯達克的QQQ今年報酬還有13.7%。 政府優惠房貸資格 圖片放大 是的,你沒看政府優惠房貸資格以來還有約14%的漲幅報酬。 不過淺碟型市場的台股就不太一樣了, 今年以來報酬政府優惠房貸資格率已經歸零, -1.2%已經讓許多投資人哭天搶地。 美債殖利率又飆,借錢給政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府比炒股更賺?多檔個股落入空頭,「這類股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小心了 MR JAMIE 美股大贏家 About 撰文者畢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德歐夫 +A -A 2018.10.12 瀏覽數:5523 美債殖利率又飆,借錢給政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府比炒股更賺?多檔個股落入空頭,「這類股」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小心了 週末有不少投資人過的不太安穩... 上星期三政府優惠房貸資格也就是10/3, 道瓊又創下歷史新高點26952。 怎麼才過了兩天政府優惠房貸資格,整個市場氣氛都變了?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風險資產的狂政府優惠房貸資格歡持續了好幾年, 美國的QE(量化寬鬆)政策與其他國家的跟進, 這讓各種資產都呈現了樂觀性的膨脹, 「低利率會永遠保持下去的。」 這幾乎成了過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去8年多頭的萬靈丹! 但過去一個星期,債券殖利率動起來了, 這空方的回擊可不輕,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來到了3.23%, 而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政府優惠房貸資格來到了3.40%。 什麼是美國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公債?什麼又是公債殖利率? 讀者先不用感到陌生,(雖然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台灣人對股市一向比債市熟悉的多) 美國公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債顧名思義:你借錢給美國政府。 年期則代表你要借給美國政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府幾年,例如:5、10、30年 而借給美國政府就代表:「無風險利率」。 至少過去到現在大家都是這麼認為的, 美國你都信不過,那應該也沒什麼國家可以信的過了。 而殖利率就代表美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國政府向你借錢的利率。 相信這樣就很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好理解了... 換句話說,當美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債殖利率走的越高, 對於股市的壓力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就會越大, 為什麼? 舉例來政府優惠房貸資格說:當你「無風險利率有5%」, 那你投資股市一年難道賺3%會滿足嗎? 甚政府優惠房貸資格至5%好了...人家不用冒風險就有5%, 你在股市中認真老半天,還要扛比政府優惠房貸資格較大的風險, 竟然還輸給債券持有者。 股債兩者政府優惠房貸資格有許多的關聯, 而股市的預期報酬率,當然政府優惠房貸資格是建立在「打敗定存」的最低標上, 就像很多台股的存股族,常常政府優惠房貸資格也會鎖定股息殖利率有4%的股票上, 為什麼?因為銀政府優惠房貸資格行定存目前只有1%。 假如有天台灣的銀行定存有4%,那還需要存股嗎? 或者說定存概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念股的標準要更嚴格, 例如每年都要配6%或7%? (當然!台灣沒有美國那麼好的經濟基本面,快速升息難度高) 在中國還在十一長假之時,美債市拋售潮湧現,(有人認為是中國對美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國的報復,拋售美債?) 10年期美債收益率刷政府優惠房貸資格新2011年5月以來最高。 上圖為10年期美債政府優惠房貸資格殖利率走勢圖 圖片放大 而30年期美債收益率政府優惠房貸資格週五最高觸及3.42%, 不過相較於10年期美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債,還算是稍微緩和一些。 上圖為30年期美政府優惠房貸資格債殖利率走勢圖 圖片放大 應該問,為什麼才從歷史高點回政府優惠房貸資格檔兩天要恐慌? 週四道瓊政府優惠房貸資格下跌201點收在26627, 週五道瓊再跌180點收在26447。 總計兩天道瓊工業政府優惠房貸資格指數跌了1.87%。 相信這樣的幅度應該不足以驚慌失措才是, 關鍵是科技類股的政府優惠房貸資格那斯達克指數, 跌幅就不是這麼少了...兩個交易日跌掉3.1%。 假如你是ETF被動投資者,今年SPY報酬還有7.1%, 而代表那斯達克的QQQ今年報酬還有13.7%。 政府優惠房貸資格 圖片放大 是的,你沒看政府優惠房貸資格以來還有約14%的漲幅報酬。 不過淺碟型市場的台股就不太一樣了, 今年以來報酬政府優惠房貸資格率已經歸零, -1.2%已經讓許多投資人哭天搶地。